行业资讯 > 门窗钢化玻璃

门窗钢化玻璃

摘要: 钢化玻璃,是门窗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,占门窗总面积80%以上!听别人讲的 "全钢玻璃"" 均质处理 " 等术语搞得眼花缭乱?看到新闻里钢化玻璃自爆的报道,是否对自家门窗安全心生疑虑?作为门窗安全的第一道防线,钢化玻璃的学问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。今天我们就以国家标准《GB 15763.2-2005》为基
钢化玻璃,是门窗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,占门窗总面积80%以上!

听别人讲的 "全钢玻璃"" 均质处理 " 等术语搞得眼花缭乱?看到新闻里钢化玻璃自爆的报道,是否对自家门窗安全心生疑虑?

作为门窗安全的第一道防线,钢化玻璃的学问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。今天我们就以国家标准《GB 15763.2-2005》为基础,结合老李的行业经验,全方位解密门窗钢化玻璃的那些事儿。

图片

一、什么是钢化玻璃?安全的核心定义

钢化玻璃本质上是一种经过特殊热处理的安全玻璃。

国标定义,物理钢化玻璃通过加热到接近软化点后迅速冷却的工艺,使玻璃表面形成均匀的压应力,内部形成张应力,从而显著提高了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能。

最关键的安全特性是:钢化玻璃破碎时,会分裂成无数没有尖锐棱角的小颗粒,能最大程度减少对人体的伤害。这也是为什么国标强制要求建筑门窗、幕墙等场所必须使用钢化玻璃的核心原因。

二、钢化玻璃分类:不止于 "硬" 的区别

1.按应力等级:全钢与半钢的本质差异

  • 全钢化玻璃:表面应力值≥90MPa,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 3-5 倍,破碎后颗粒细小均匀,是门窗及幕墙行业主流选择,包括阳光房顶面,商场护栏等是常用的应用场景!

  • 半钢化玻璃:表面应力值在 50-90MPa 之间,强度介于普通玻璃和全钢化玻璃之间,破碎后碎片较大。半钢化玻璃因加热冷却更平缓,表面平整度更高,适合对光学性能要求高(平整度)但安全性要求稍低的场景,一般用于夹胶玻璃基片居多,但不适合用于高风险场景,更适合用在艺术隔断,家具台面等低风险区域!

图片

2. 按形态:平板与弯钢的应用场

  • 平板钢化玻璃:应用最广泛,从门窗到隔断都能见到其身影,常规厚度 4-12mm。

  • 弯钢化玻璃:通过特殊模具在钢化过程中成型,适合弧形门窗、幕墙等造型需求。弯钢化玻璃尤其考验设备精度,小半径弯曲需精准控制炉内温度分布。

图片

三、钢化玻璃的诞生:从原片到成品的旅程

一块合格的钢化玻璃需要经过 "千锤百炼" 的加工流程,每个环节都影响最终品质:

  1. 原片切割:根据尺寸需求精准切割, 切割精度需达到 ±0.5mm,否则会影响后续钢化均匀性。

  2. 磨边处理:去除切割后的锋利边缘,同时降低应力集中风险,这一步处理不好会直接导致钢化过程中破碎。

  3. 清洗干燥:彻底清除玻璃表面的油污和杂质,任何残留都会在高温下造成瑕疵。

  4. 高温钢化:核心工艺环节,不同厚度玻璃参数差异显著(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:T=40t+40*(t-5)*0.1 (秒) t表示玻璃厚度(不小于5mm),单位mm)

    图片

  5. 急冷处理:高温玻璃进入风栅快速冷却,3mm 玻璃需 16000Pa 风压,而 19mm 玻璃仅需 200Pa 风压,遵循 "薄玻高压、厚玻低压" 原则。


四、物理钢化 VS 化学钢化:两种技术路径的博弈

物理钢化:门窗领域的性价比之选

图片

工艺特点:通过高温加热(650-730℃)后急冷实现应力强化,设备投资大但单块成本低。

适用范围:厚度 4-19mm 的门窗玻璃,尤其适合大面积玻璃。超过 3 米的玻璃建议做均质处理。

化学钢化:小众场景的精密之选

图片

工艺特点:通过离子交换(通常用硝酸钾溶液),使玻璃表层形成压缩应力层,无需高温处理。

适用范围:厚度 2-5mm 的薄玻璃,如高端门窗的超薄玻璃,手机钢化玻璃膜。但成本较高,数据显示其生产成本比物理钢化高 30% 以上,主要用于对厚度有严格限制的场景。

图片

五、自爆难题:千分之三的隐患如何破解?

行业常称,普通钢化玻璃的自爆率约为 3‰,这相当于每三百块玻璃就可能有一块存在自爆风险,但3‰这个说法,并不准确,因为是玻璃厂家根据杂志存在可能性计算的大概值!

大约每6吨玻璃就可能含有1粒能致钢化玻璃破碎的硫化镍。假设取8吨含一粒杂质,6mm厚的玻璃,2平米规格计算,可以生产266片玻璃,算下来自爆率差不多就是 3.8‰。

这个数据在源于国外一家咨询公司调研结果:

图片

所以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玻璃越大越厚,自爆率也会越高。原因是含有硫化镍的可能性更高!

而门窗玻璃自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

  1. 硫化镍杂质:玻璃原片中的硫化镍晶体在温度变化时发生体积膨胀,是最主要的自爆诱因,占比超过 60%。

  2. 加工应力不均:加热或冷却不均匀导致应力集中,就像拉满的弓随时可能断裂。

  3. 安装不当:边框挤压、垫片不合适都会诱发应力释放导致自爆。或者在运输中边角磕碰,但由于中空边角有密封胶粘接,并未使应力释放,所以安装后产生自曝!


降低自爆率的有效方法:

  1. 均质处理:被称为 "玻璃的体检",将钢化玻璃在 290℃±10℃环境下保温 2-4 小时,促使潜在自爆的玻璃提前破碎,可将自爆率降至 0.1‰以下。

  2. 精选原片:采用超白玻璃可减少杂质含量,高等级原片能从源头降低风险。

  3. 优化工艺:精磨边、缓冷处理等工艺细节能减少应力集中。

  4. 对于门窗设计来说,减少大玻璃的使用,也可以大大降低自曝概率!


自曝判断:

自爆的钢化玻璃,很容易在自爆点找到硫化镍颗粒,并且围绕小颗粒,还会看到蝴蝶状的痕迹,行话叫蝴蝶斑。自曝与否可以参照下图:

图片

六、品质缺陷:水波纹的成因与应对

当然作为门窗行业的从业者,常会发现玻璃在阳光下出现 "水波纹",这其实是钢化玻璃常见的光学缺陷。

成因分析:

  1. 加热不均:钢化炉温度分布不均导致玻璃表面应力不一致,老旧设备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。

  2. 厚度不足:5mm 以下玻璃水波纹更明显,8mm 以上则显著改善。

  3. 原片质量:低质原片的平整度差,钢化后缺陷被放大。

图片

解决与预防:

  1. 选择 8mm 以上厚度玻璃,波纹视觉效果降低 50% 以上

  2. 采用半钢化玻璃可减少 30% 的波纹现象

  3. 认准优质厂家,好的钢化炉将平整度控制在 0.2% 以内

  4. 已安装玻璃可通过调整窗帘角度减少光线直射带来的视觉冲击


七、3C 编码与极限尺寸:安全的双重保障

3C 认证:不可忽视的身份标识

所有正规钢化玻璃必须有 3C 标志,这是国家安全认证的 "身份证"。编码包含厂家信息、生产年份等,可通过国家认证中心网站查询真伪。没有 3C标志的钢化玻璃绝对不能用于门窗,存在极大安全隐患。

A开头的钢化玻璃: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查询

图片

E开头的钢化玻璃:国检集团CTC查询

图片

极限尺寸:安全与实用的平衡

根据《JGJ 113-201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》规定,钢化玻璃最大使用面积参照下表:

图片


附件列表:
  • {{ item.description }}
  • 预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