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 > 政策解读 | "十四五"建筑节能规划落地,智能系统窗迎发展新机遇
政策解读 | "十四五"建筑节能规划落地,智能系统窗迎发展新机遇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《"十四五"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到2025年,全国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.5亿平方米以上,并推动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。这一目标的设定,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改造进入加速期,而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,门窗的节能性能提升成为实现建筑能效升级的重要突破口。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0%以上,其中通过门窗损失的热量高达40%-50%。因此,提升门窗的隔热、保温性能对降低建筑整体能耗至关重要。《规划》特别强调要推广高性能门窗,并针对不同气候区制定差异化节能标准。在此背景下,传统门窗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、节能化方向转型,智能系统窗凭借其自适应调节光线、热量的能力,成为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技术路径。 近年来,国内外科研机构在智能窗户技术领域取得显著突破。例如: 中国科大研发的热致变色智能窗,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透光率,实现建筑年节能102.09 MJ/m²; 上海硅酸盐所开发的电致变色智能窗,相比传统Low-E玻璃,最高可降低室内温度14℃; 南京工业大学提出的双波段调控智能窗,每平方米节能效果高达324.6兆焦。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,还大幅优化了室内舒适度,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 《规划》提出,将通过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绿色金融等政策支持节能建筑发展。同时,装配式建筑占比提升至30%的目标,也将进一步推动高性能门窗的标准化、规模化应用。可以预见,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智能系统窗将迎来爆发式增长,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的核心增长点。
- {{ item.description }}
- 预览